小班组专题计划
——教师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策略研究
金丽
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,通过模仿、想象,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。其中扮演的是熟悉的、了解的角色:模仿的对象是教师、成人、伙伴等;强调游戏中自主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的发挥。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,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,全面反映了游戏的一种游戏。角色游戏,一般由主题、角色、材料、情景、规则等组成,它包括:角色的扮演、对物品的假象、游戏动作、情景的假设、游戏的规则和主题。本学期我们通过对幼儿角色扮演、游戏情节和交往能力的的行为进行解读,从教师的材料投放、游戏指导进行研讨,积累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支持策略,从而提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。
一、目标:
通过理论学习、观摩、实践分析、图片分享等形式,解析幼儿游戏行为,探索教师支持策略,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,提高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。
二、内容与要求
(一)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分析幼儿能力
结合教学实践工作,深入学习与贯彻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,解读《游戏》加深教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把握,领会指南精神,提高教师解读幼儿能力。
(二)研读幼儿游戏行为,提高教师观察与指导能力
1、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学习
教师通过收集外出学习的照片、《幼师口袋》等网上资源共同讨论游戏环境的创设,在游戏环境创设中有自己的想法,和组内教师共同学习与研讨,并能将研讨内容付诸于游戏指导中,在实践中观察幼儿,研读幼儿行为,探索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策略。
2、在实践中研读幼儿行为,探索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策略
通过看各班游戏录像、观摩各班游戏等实践活动,解读幼儿游戏行为,交流教师的支持策略,并对调整策略进行讨论,提炼经验,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。
三、具体安排
周次 |
教研内容 |
教研准备 |
教研主持 |
调整 |
第二周 |
1、讨论各班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情况分析,并提出要求 *下次教研:学习《游戏》书30--31页小班材料投放,结合学习内容介绍自己班级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 |
各班角色游戏环境照片 |
金丽 |
|
第四周 |
1、学习《游戏》书30--31页小班材料投放,结合学习内容介绍自己班级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 *下次教研:通过材料投放,研读幼儿游戏行为(规则意识) |
每位老师收集照片并介绍。 |
张欢 |
|
第六周 |
研读幼儿游戏行为,在材料投放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。 *下次教研: 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中的模仿行为,探索教师支持策略
|
幼儿游戏录像(2分钟左右)、图片介绍并分析 |
朱英 |
|
第八周 |
1、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中的模仿行为,探索教师支持策略 *下次教研:观察幼儿游戏情节发展,交流教师支持策略 |
收集相关资料、图片、录像等并进行介绍 |
沈美洁 |
|
第十周 |
观察幼儿游戏情节发展,交流教师支持策略 *下次教研: 案例交流案例交流研读幼儿行为,探索教师支持策略 |
各班幼儿游戏图片或录像 |
金丽 |
|
第十二周 |
案例交流案例交流——研读幼儿行为,探索教师支持策略 *下次教研: 互相观摩游戏并讨论(小一小二空班老师互相观摩,小三小四空班老师互相观摩)
|
案例交流(录像) |
张欢 |
|
第十四周 |
1、讨论互相观摩后的收获 *下次教研: 资料收集:角色游戏中,观察幼儿交往沟通行为,教师支持策略 |
观摩中的图片 |
朱英 |
|
第十六周 |
1、理论与实践:角色游戏中,观察幼儿交往沟通行为,教师支持策略 *下次教研:讨论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 |
资料收集 |
沈美洁 |
|
第十八周 |
1、讨论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 2、讨论本学期游戏开展中的不足,并讨论如何调整 |
录像 |
金丽 |
|
第二十周 |
专题交流,总结经验 |
专题小结 |
金丽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