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体运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的实践研究
众所周知,“生命在于运动”。幼儿生性好动,身体发展迅速,因而需要合适的运动形式来促进其正常发育,强健体魄。然而在集体运动中,使幼儿能依据自身的能力、兴趣、经验来选择符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内容,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。而开展运动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吻合,具有推动幼儿心智成长的重要作用。所谓运动,它能促进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,轻松愉快地运动,心情舒畅地活动,在运动锻炼中体验成功的喜悦,发展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性格。在运动中,如何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,同时让幼儿充分参与环境布置,参与自主挑战尽情尽兴的运动,达到心智都获得成长。
一、注重活动内容的设计,构建主动参与的活动情景
(1)活动内容设计要喜闻乐见
在运动中要强调快乐情绪的体验,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运动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,情节有趣,形式活泼多样,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。通过各种富有情景的游戏,使孩子们从“模仿学习”走向“探索学习”,从“被动运动”走向“主动运动”,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。例如,在做平衡动作练习时,我为幼儿设计了“爸爸上班”的游戏情景。让幼儿大胆的尝试穿着爸爸的大皮鞋在不同的路面上行走,从而来练习平衡,幼儿模仿着爸爸穿着爸爸的大鞋在上面行走,充分调动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,提高了他们的平衡能力。整个活动始终以游戏情景贯穿,激发了幼儿的兴趣,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。
(2)活动内容设计要推波助澜
形象的情景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。在运动活动中,开展单一机械进行动作的训练,幼儿会觉得很枯燥,我们将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动,并使情景层层递进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。这样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始终兴趣满满,坚定不移地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。例如:在运动活动《打怪兽》中,一开始是让孩子们自己练本领,打固定的怪兽,让幼儿充分练习了投掷的技能动作。到最后,我创设了打移动怪兽的游戏情景。我装扮移动怪兽带上面具,增加了真实性,更激发了幼儿愿意去尝试投掷的愿望。所以等移动怪兽出现的时候,幼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打怪兽了。而且,虽然这次活动提高了难度,但是幼儿在投掷的时候都很专注、很投入,而且投准的准确率很高,很好地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的愿望。这种助推性的运动内容,激起了幼儿参与的高潮,推动幼儿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促进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。由此可以看出,层层递进的游戏情景,幼儿在活动中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,不仅使技能动作都得以很好地练习,更让幼儿感受到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。
二、注重活动材料的提供,创设主动参与的活动环境
(1)材料的提供要丰富多彩
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。由于材料的丰富,幼儿通过材料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。例如,在活动《爸爸的大鞋》中,让幼儿穿着爸爸的大鞋在不同的路面上走,在环境创设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平衡器材来铺成不同的路面,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主地选择材料进行游戏,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,游戏兴趣也很浓。例如:轮胎、竹梯、长凳、梅花桩、平衡木等,充分让幼儿练习了平衡。丰富的辅助材料,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,还给幼儿提供了合作的机会。孩子们通过活动进行了两两合作,甚至进行了多人的合作。丰富的材料,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,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的空间,开发了幼儿生理和心理潜在的动力。
(2)材料的提供要层次分明
运动中的材料,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,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的参与性。如:在《小猴摘果子》的活动中,为了让小猴跳过小沟,用大小不同、宽窄不同、高矮不同的盒子做障碍,还有用布做的水沟,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的材料,充分让幼儿练习跳跃的技能。不同层次的材料,为不同发展水平、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的机会,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。
(3)材料的提供要挑战自我
富有挑战性的材料,不但吸引幼儿主动参与,更能培养幼儿大胆、自信、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。如在游戏“上班路上”,准备了不同高度的长凳,而且这个长凳都是摆放成叠起来的、翘起来的,非常有挑战性。走在高高的长凳上,刺激又好玩。起初,幼儿穿着爸爸的大皮鞋都是小心翼翼,生怕掉下来,多次练习后,幼儿能大胆自如地在长凳上行走了。又如在玩椅子的活动中,让幼儿用小椅子来搭成各种形状的桥,有的是椅子侧过来摆的,有的是椅子倒在地上的,有的是要在椅背上走的,还提供了不同的辅助材料增加运动的难度,如:双手拎着装水的可乐瓶或头顶物品走等等,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,使幼儿感受到了挑战成功的喜悦,使他们变得更勇敢、自信、快乐。
三、注重活动过程的引导,激活主动参与的活动热情
(1)语言的引导要郎郎上口
在运动的组织过程中,教师有目的的,有方式的引导,可以使幼儿在运动中身心放松,挑战自我,从而达到参与活动积极的状态。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幼儿比较喜欢的, 把一些动作要领通过儿歌化的语言提示,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解决运动中的问题,帮助幼儿牢记动作要领。如在《聪明的小鸟》活动中,在幼儿分散尝试自主从椅子上跳下的过程中,利用一些儿歌化的语言如:“小脚小脚并并拢。轻轻轻轻往下跳。”我说的这句话是面向全体幼儿的,是为了幼儿把这些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话语转变为行动,便于掌握动作要领。这些话语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提示作用。
(2)问题的引导要化难为易
在运动中,我们要重视幼儿自主性、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培养,为其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。在活动中设置问题情景,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,尝试探索,以自己的活动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,变“学会”为“会学”。幼儿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,在游戏过程中,我们改变了以往让幼儿机械模仿的学习模式,鼓励幼儿边思考边自己去探索去尝试。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——选择自由、结伴自由、玩法自由,让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动,这样活动的自信心才能得以提高,活动的快乐得以享受。
经过探索与实践,幼儿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动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,同时自主摆放器材的能力也在提高,同伴的合作意识也在增强,并养成了大胆、自信、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。这使我们强烈的意识到,开展运动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,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身体锻炼,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,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。因此,我们将通过不断地加强研究来进一步促进幼儿发展,使他们在运动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。